找到相关内容204篇,用时23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龙舒居士论唯心净土与弥陀净土

    烦恼;思食无食时饥饿了,心中就烦恼;思静不得静,喧闹使心烦恼;想住而不得住,挂念使心烦恼:在这些情况下,参禅者所谓的唯心净土,确实难以达到。   阿弥陀佛福重山海,力旋天地,观无量世界如在目前,我们的...

    王日休

    |净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2/0024297167.html
  • 斋戒

    佛教时代,斋食乃特指午前所食之食(又称中食),午后食者即非斋法,此系就其「食时」而言;至大乘佛教时代,乃以慈悲禁杀之意,转而侧重于「食体」,故以素食为斋,如我国佛教徒多将素食习称为「吃斋」、「持斋」;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2839391.html
  • 法器法物

    石鼓、悬鼓等。依其用途可分为:斋鼓(食时所用)、浴鼓(浴时所用)及诵经、梵呗等所用之鼓。今之寺院,常见于大殿前的左右两方建钟鼓楼,分别安置钟、鼓,称为“左钟右鼓”。又寺院每于晨昏击钟敲鼓,以警行者当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1145340.html
  • 佛教与中国的饮食文化

    ,转而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农禅并重的佛寺传统。   2、过午不食戒:佛教认为,早晨为天人食时,中午为法食时,下午为畜生食时,夜晚为鬼神食时。因而规定日过正午即不许进食,仅可饮水或浆,称之为持午或吃斋...黄庭坚有鉴于此撰写了《士大夫食时五观》,将佛教的上述思想融入到儒家的理念之中,表明它对于世人反省自律,养成珍视他人劳动、爱惜粮食的习惯,增进道德,有着启发、借鉴的作用。   3、佛教关于进食方面的戒规、...

    陈星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5845460.html
  • 体验净土参加法会,体验净土

    净土,除了布施金钱,最好就是参加道场举办的法会,亲近善知识,体验净土的生活。《阿弥陀经》说西方极乐世界众生:「常以清旦,各以衣,盛众妙华,供养他方十万亿佛,即以食时,还到本国,饭食经行。」其实不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3047951.html
  • 法器持用仪式

    在未食时,双手执持钵,两食指与大指压在钵口上,余六指托住钵底。另一在念供养咒时,将钵以两手托住,作莲花形,左手在外,右手在内。   (11)上香式   {1}上线香式   将香穿在食指及中指中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63754060.html
  • 龙舒居士论唯心净土与弥陀净土

    净土无贪无恋、无嗔无痴,我们的心能做到无贪无恋、无嗔无痴吗?西方净土思衣得衣,思贪得贪,欲静则静,欲住则住。我们在思衣无衣时,身子寒冷,心中就烦恼;思食无食时饥饿了,心中就烦恼;思静不得静,喧闹使心烦...

    王日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4556748.html
  • 密教的明王

    示现忿怒像,形貌又似夜叉身,所以也称为军荼利夜叉明王(Kundali-yaksas)。另外,也有说其为“大笑明王”的异称。  军荼利明王法多用在调伏,或息灾、增益方面。如果修行者每天在食时、未食前,供出...

    释真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61257654.html
  • 尊重--领略佛陀身教之微

    的来源:“乞”。“乞”不止是为人天谋福利的无私奉献。僧若讷曰:“佛是金轮王子,而自持钵乞食。乞食者,为欲教化众生舍离骄慢也”。“舍离骄慢”就是谦虚,谦虚的本质是对他人的尊重。食时,“还至本处”。没有在...

    吴克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31066942.html
  • 汉传佛教寺院的日常行事四(过堂/斋.上供.普佛)

    举行一定的仪式,即“过堂”,这就是“二时临斋仪”。   佛弟子食时不要忘了供佛。同时,也应该施给其余众生食物,即出生、出食。关于出生食的由来有三个:一、过去有一种大鹏金翅鸟,身躯庞大,双翅一展...去吃什么?   所以,佛陀命令声闻弟子,每于食时出众生食,使令饱食,永无饥苦。   过堂时,大众集合于斋堂,先由维那师举腔,大众随引磬声音同念“供养咒”:   供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1268226.html